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一「潮」一「汐」之間認識潮間帶 ::: 跳到主要內容
:::
點閱數 : 10941
line
facebook
google
一「潮」一「汐」之間認識潮間帶

海水潮起潮落,將海浪小姐送到岸邊,激起亮的白色浪花裙擺,便再度回到神秘的藍色大海中。

陸地和海洋都是大自然中,生物們重要的「家」,當中還有各種同的生態系統。但是你知道陸地和海洋的交界是什麼嗎?裡住著什麼樣的生物呢?生態環境又是什麼樣子呢?讓我們好好認識一下這海陸交界的奧秘吧!

海陸交界處就是所謂的潮間帶,是許多生物棲息的地點。

海陸交界——潮間帶

海陸交界——潮間帶

在認識潮間帶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潮汐?如果你去過海邊,就會發現海水會潮、退潮,有高低起伏。當海水到最高位的海岸線,就稱高潮線滿潮線;而海水退到最低位的海岸線,則稱低潮線乾潮線,滿潮線與乾潮線之間的高低差稱潮差,而在滿潮線和乾潮線之間,曝露在空氣中的海岸區域就叫作「潮間帶」。

潮間帶的寬度會隨著潮差的大小、地區和海岸坡度有所同。臺灣面積最廣的潮間帶位於彰化海岸,是一片寬度超過四公里的泥質灘地,有許多養分,吸引了許多生物居住於此。

潮間帶也是我們去海邊時,最先接觸的地方,它有過濾、淨化河水的功能,可以說是「地球之腎」。但潮間帶也是最容易受到人類破壞的地方,消波塊、垃圾、污水等污染,都讓潮間帶生物面臨生存危機。

潮間帶是滿潮線和乾潮線之間,曝露在空氣中的海岸區域。

滿潮線與乾潮線

各種海岸的潮間帶生態

另外,潮間帶的環境也因為地方同而有所差異,生活於其中生物種類也一樣,是我們親近海岸生態的好地方。

臺灣西南部海岸屬於泥質灘地,也稱「泥岸」。潮時灘地被海水淹沒,退潮時灘地便裸露出來,河水帶來的大養分吸引沙蠶、螃蟹、文蛤、牡蠣等生物來覓食。如臺中高美濕地、彰化王功、臺南臺江國家公園都是名的泥岸濕地生態區。

「沙岸」是河流搬運泥沙進入海洋時,泥沙在河口附近的陸地堆積,形成平直、單調且坡度平緩的沙質海岸。附近常見的地形有沙灘、沙洲、潟湖。如臺南鯤spell、墾丁白沙灣都能見到這類地形。

沙灘是大家最喜歡玩水的地方,不過對於生存在沙灘上的動物來說卻是非常穩定的環境,常見的生物有貝類和螃蟹。

沙岸的形成原因、特徵與附近地景。

沙岸

不同於泥岸和沙岸,「岩岸」是由非常靠海的山地或丘陵所形成。因地質穩定,地形曲折且隙多,所以退潮時,部分海水會留在岩岸洞穴中,形成一個一個的潮池,有助於藻類附和海洋生物的生存。這使得岩岸潮間帶成為觀察海洋生物的理想區域,像是臺東的斷層海岸與花蓮的石梯坪,都可看到特殊的岩岸風景。

臺灣的海岸地形多樣,生物種類豐富,但近年人開發與破壞,使得生態保育越來越困難。潮間帶可以作緩衝,避免海浪直接衝擊陸地,如果潮間帶太窄、太小,海岸可能會持續受到大浪的破壞。所以,保護潮間帶是非常重要的。

岩岸的形成原因、特徵與附近地景。

岩岸

臺灣常見的潮間帶生物

潮間帶對我們來說是可或缺的存在,對生物們來說更是重要的家園。最後就讓我們來認識幾種常見的潮間帶生物吧!

若我們努力做好潮間帶的生態保育,同時也是維護了這些生物,讓他們能繼續生存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

潮間帶可以由上而下分為四層,各層皆有常見生物棲息。包含:飛沫帶有玉黍螺及海蟑螂;上潮帶有石蓴與藤壺;而中潮帶有各種螺類和石鼈,在下潮帶則有陽燧足與海星。

常見的潮間帶生物

上一篇
浪的大小
下一篇
海裡的通道—海流



google
facebook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