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月娘的故事—關於月的基本常識 ::: 跳到主要內容
:::
點閱數 : 14772
line
facebook
google
月娘的故事—關於月的基本常識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這膾炙人口的詩句讓人們對月亮充滿了遐想,另外有許多和月亮相關的神話與傳說,像是「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等故事,也賦予了月亮既神秘又豐富多采的生命力。

玉兔搗藥示意圖

月球的真相

你有想過我們俗稱的月亮,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也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的形成約在45億年前,也就是地球出現後不久,一般認為月球的形成,是因為地球與像火星體積差不多大小的天體發生的一次巨大撞擊後所產生的碎片,其碎片混合著被拋出的地球物質在太空所形成。
美國NASA的阿波羅計畫在1969年首次將人類送上月球表面,共計六次的登陸月球任務中共帶回約380公斤的月球岩石, 經過研究發現月球的表面是綿延的低谷與山脈,在月球上並沒有動植物出現的跡象,也沒有空氣和水,甚至沒有生命存在於月球中,所以假若嫦娥、玉兔還有吳剛,像地球上的人類和動物一樣,其實是無法在月球上生存的。


在地球上看太空,月球是太陽以外最亮的天體,也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其實月球本身並不會發光,是因為受到太陽的照射,再將太陽光反射到地球,我們才能從地球看到光亮的月亮。月球的直徑約3,475公里,地球則為12,756公里,約月球直徑的3倍,但是因為月球距離地球平均約為384,400公里遠,大約要排30個地球才能到達月球,所以我們總是覺得看到的月球很渺小。月球的體積為地球的0.0203倍,質量是地球質量的0.0123倍,平均密度是3.3公克/厘米3。由於月球表面的引力比地球小,只有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六分之一,也就是說如果你在地球上有60公斤,到了月球只剩下10公斤。因此,在這種低引力情況下很難將氣體分子留在月球上,所以月球上的大氣層非常稀薄,缺少了大氣層的保護,使得月球表面佈滿了隕石坑。

月亮的陰晴圓缺

為什麼我們看到的月亮有時是圓型的,有時又是半月形,也會有像鉤子一樣的形狀?這是因為當月球繞著地球進行公轉時,與地球和太陽三者間的相對位置會產生規則性的變化,而使地球上的人們所看到的月球亮面的形狀也跟著變化,這就是所謂月相的「盈虧」現象。

隨月球和地球、太陽相對位置的不同,我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相也會有各種不同面貌,列舉4種如下:

  1. 朔:當太陽和月球處於相同經度,月球會淹沒在太陽光中,因此我們無法看到月球。
  2. 上弦月:月球位在太陽東邊90°,呈現凸向右邊的半圓形,入夜後高掛於天空,子夜時在西方沒入地平。
  3. 望(滿月):月球和太陽在天上的方向恰好相反,當太陽西落時,它即東升,太陽下中天時(子夜)它在上中天,因此明月整夜可見,望可發生在農曆的14日、15日、16日或17左右,其中以農曆16日出現望的機會最多。
  4. 下弦月:月球位在太陽西邊90°,呈現凸向左邊的半圓形,出現在下半夜的東方夜空。

另外,朔到上弦過程中的月型為上弦「眉」月,上弦到望過程中的月型為上弦「凸」月,以此類推,下弦「凸」月,下弦「眉」月其方向恰與上弦者相反。

中秋節是華人社會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是全家團圓的日子,過年前夕常可聽到很多人使用「月圓人團圓」這句話來提醒遊人歸鄉與家人團聚的重要性。但為什麼叫做中秋呢?這是因為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被稱為「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的中間,故稱為「中秋」;因為八月十五的月相亦趨於端正、圓滿,所以中秋節也叫做「月節」,每年的這一天別忘了抬頭仔細端詳天空的月亮,順便想像一下嫦娥與玉兔是不是也正遙望著地球上的我們呢!

上一篇
哪裡是北方?—尋找孤傲北極星
下一篇
為何有閏月及閏年?



google
facebook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