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地球氣候系統 ::: 跳到主要內容
:::
點閱數 : 19062
line
facebook
google
地球氣候系統

「2016反聖嬰現象影響,導致上半年西北太平洋颱風掛零」

「格陵蘭島冰川融化,將導致海平面上升」

「北美乾旱,農產品價格將高漲」

這些出現在報章媒體的新聞標題,表現出區域性或全球性的氣候變化對人類日常生活的影響。地球氣候變化,不只牽動人類的一切活動,地球上的所有生態系統與生物也都與之息息相關。究竟地球的氣候變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呢?想要了解天氣變化,首先要認識地球的氣候系統。

許多人以為氣候只是發生在大氣層內的現象,然而大氣層並非單獨存在的一個系統,它與地球上其他系統之間存在許多交互作用,像是海洋、冰川、海冰、土壤、岩石、與各種生物及生態系統等,綜合這些彼此之間有許多複雜交互作用的系統,才構成地球氣候系統(Climate System)。總的來說,地球氣候系統包含五大圈:大氣圈(Atmosphere)、水圈(Hydrosphere)、冰凍圈(Cryosphere)、岩石圈(Lithosphere)與生物圈(Biosphere)。地球氣候系統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其中以太陽的輻射能影響最為重要,是地球各個系統的主要動力來源。而工業革命之後,人類活動也已經成為影響氣候系統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球氣候系統包含大氣圈、水圈、冰凍圈、岩石圈與生物圈,彼此之間相互作用,形成複雜的系統。

地球氣候系統五大圈示意圖

大氣圈

大氣圈指的是包覆在地球周圍的氣體層,大氣圈受到其他四個圈的影響,並和人類活動有密切的關係。大氣圈的狀態與變化,直接影響人類的生存條件和各種活動,氣候系統中其他四個圈的變化,結果也都會反映在大氣圈。牽一髮而動全身,氣候系統內的每個子系統彼此之間相互影響、息息相關。

地球形成初期的大氣成分以水氣(Water vapor, H2O)、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CO2)、氮氣(Nitrogen, N2)、甲烷(Methane, CH4)和氨(Ammonia, NH3)為主,等到有機體出現之後,因為進行光合作用而逐漸改變地球大氣的組成。除去水氣不計的話,如今地球的大氣組成主要為78.084%的氮氣、20.946%的氧氣(Oxygen, O2)、與0.934%的氬氣(Argon, Ar),剩餘的則是包含各種溫室氣體在內的微量氣體(trace gases),如二氧化碳、氧化亞氮(Nitrous Oxide, N2O)與臭氧(Ozone, O3)等。

水氣約佔大氣重量的0.25%,但水氣的比例會隨著各區域的大氣溫度而有很大的不同。水氣本身屬於溫室氣體,可以吸收或放射紅外線,而且水氣能透過相轉變以氣態、液態或固態等不同的形式存在於大氣圈中,在相轉換的同時能吸收或放出能量,讓水氣成為決定地球氣候變化重要的一項因素。

一般來說,大氣的壓力與密度隨著高度變化而改變,因此大氣圈在垂直方向隨高度增加分成對流層(Troposphere)、平流層(Stratosphere)、中氣層(Mesosphere)、增溫層(Thermosphere)與外氣層(Exosphere)。其中對流層的對流最旺盛,也是天氣現象主要發生的地方。在平流層的大氣溫度會隨高度增加而升高,因為平流層內的臭氧層(ozone layer)具有吸收太陽輻射紫外線的功能,所以平流層又叫同溫層,而臭氧層可以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於太空致命輻射的傷害。

除了氣體之外,許多天然產出的物質也會以固體或氣懸膠(Aerosol)的型態存在大氣中,例如礦物微粒、花粉或孢子、火山灰(Volcanic ash)等。人類活動所製造的許多化學物質,如氯化物、氟化物或硫化物也會以氣體或是氣懸膠型態進入大氣圈,這些物質都會透過能量交換的方式,影響大氣圈與其他系統之間的交互作用,進而改變地球的氣候。

水圈

水圈包含地球上所有液態水,不論在地表或地下、鹹水或淡水。這些水透過水循環相互聯繫在一起。水循環是陸地或海洋的水透過蒸散或蒸發作用變成水氣進入大氣層,海洋上方的水氣被大氣環流輸送到陸地上方,形成雲、雨、雪之後降落地面。降水的一部份以地表逕流(江、河)的方式留在陸地上或流入海洋,流入海洋後會影響海洋的鹽分組成與環流。另一部份則滲透入地下,形成地下逕流和地下水。地下逕流可回流到海洋,而地下水則可以補充被汲取的地下水層。水循環周而復始,為地球上各個系統提供水源。

水圈所含的水有97.5%以鹹水的形式存在,其餘淡水僅佔2.5%。鹹水覆蓋地球表面約72%的面積,在地表形成幾個主要的大洋(Ocean)與海(Sea)。溫鹽環流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是受到海水溫度與鹽分變化驅動的洋流循環系統,海水在熱帶地區與極區之間循環流動,運輸能量與許多地球資源,也影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對維持地球的能量平衡極為重要。

海洋、湖泊或河流的水分因為蒸發變成水氣進入大氣,大氣環流將這些水氣帶往陸地,遇冷凝結後形成降水。降落地面的水分變成地表逕流或地下水,再流入海洋,形成周而復始的水循環。

水循環示意圖

冰凍圈

冰凍圈指的是地球表面固態水存在的部分,包含海冰、河或湖冰、雪蓋層、冰川、冰帽、冰原與永凍層。雪與冰能夠反射太陽光,避免地表吸收過多的太陽輻射能量,因此對地球的能量平衡有重要影響。雪與冰的覆蓋面積變化會影響大氣溫度、海平面高度、洋流等;相對地,全球氣溫若持續升高,冰凍圈的面積將會持續減小,也因此冰凍圈成為氣候變遷最有力的指標。

岩石圈

岩石圈指的是固體地球的表層部分(包含陸地與海洋),由所有地殼表層岩石,與上地函低溫彈性部分組成。地殼由許多板塊組成,板塊則漂浮在地函上,當板塊相碰撞時產生的一系列物理變化過程,例如火山爆發、造山運動等,可以改變大氣的化學成分,進而影響地球的氣候。

生物圈

生物圈包含陸地與海洋中所有的生態系統和生物。生物圈會影響地表的太陽輻射反照率(Albedo),熱帶雨林比起海洋或沙漠,只反射極少的太陽輻射能量,因而在氣候系統的能量平衡上佔有重要功能。

生物圈對溫室氣體的濃度,例如二氧化碳或甲烷也有重要的影響。海洋表面的浮游生物吸收溶解海水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並在死後將這些二氧化碳帶入深海儲存,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得以受到控制,將自然界的溫室效應維持在合理的範圍內。但是畜牧業的家畜,如牛、羊等會釋放大量甲烷,人類焚燒石化燃料也產生可觀的二氧化碳,反而加強了溫室效應。

此外,生物圈透過釋放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影響大氣中氣懸膠的形成,例如海洋生物製造的化學物質,進入大氣後會氧化成非海鹽硫酸鹽(non-sea-salt sulphate),成為主要的雲凝結核而影響降雨。由此可知,生物圈透過改變大氣中的微量氣體濃度,來影響地球氣候。

地球氣候系統內的交互作用

地球氣候之所以複雜難測,是因為組成地球系統的五大圈並非獨立存在,五大圈彼此之間有各種交互作用,包括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的交互作用,甚至在季節上與規模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地球氣候系統的各個子系統之間是互相開放而有關連的,以達成質量守恆、能量守恆的定律。

以水循環為例,海水吸收太陽輻射之後,因為蒸發作用變成水氣進入大氣(水圈→大氣圈),水氣遇冷凝結成雲、隨後降雨形成地表逕流與地下水(大氣圈→水圈),最後流入海洋影響海水鹽度變化,驅動深海洋流。除了水氣之外,海水跟大氣之間也交換二氧化碳,赤道附近的湧升流會釋放二氧化碳進入大氣(水圈→大氣圈),而海水表面的藻類或浮游生物則會進行光合作用,使大量的二氧化碳溶解於海水中(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再以二氧化碳為例,綠色植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大氣圈→生物圈),也進行呼吸作用釋放氧氣。死亡的生物體最後被埋入土壤中,長年累月形成含碳的石化燃料(生物圈→岩石圈),最後由人類開採石化燃料、使用後釋放二氧化碳回到大氣(岩石圈→生物圈→大氣圈)。

比起各個子系統自然存在的交互作用,工業革命之後的人類活動對地球氣候影響程度益發顯著,人類大量使用石化燃料製造過多的溫室氣體、使用氟氯碳化物造成臭氧層被破壞,不當的人為活動已經成為影響地球氣候最重要的外來因素,因此認識並區分人類活動或自然外來因素的影響,是了解氣候變化的關鍵。

地球氣候系統的五大圈彼此之間的交互作用,與一些可能變動的因子。

地球氣候系統相互作用示意圖

上一篇
旋轉的氣流—颱風
下一篇
多變的天氣—氣團與鋒面



google
facebook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