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中央氣象署數位科普網-會移動的陸地—何謂板塊運動? ::: 跳到主要內容
:::
點閱數 : 18706
line
facebook
google
會移動的陸地—何謂板塊運動?

現代人人手一台相機或手機,這些3C設備上應該都有縮時攝影的功能,利用長時間拍攝並將畫面快速播放,例如將一朵玫瑰花從花苞到綻放時的樣子記錄下來。但你是否想過,假如我們從地球誕生就開始將我們現在踩的陸地縮時攝影到現在,你會發現我們可以徒步從歐洲走到美洲,也可以看到臺灣從海底被擠上來的樣子。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陸地在我們不知不覺中也會悄悄地移動嗎?

其實陸地的移動並非如我們想像中靜悄悄,回想一下,我們生活裡常感受到的地震搖晃,或是新聞裡曾看到過的火山爆發,這些其實都是陸地移動的證據,也就是板塊運動。

什麼是板塊?

板塊構造學說主要在說明目前發生在地球上層的構造及解釋地震發生之原因。地球的最外部為冷而硬的可移動之岩石,稱為岩石圈,其厚度平均約100公里。

岩石圈之下的軟流圈為黏度高的固態物質所組成,在高溫、高壓作用下而成可塑性,使岩石圈漂浮其上。

軟流圈為黏度高的固態物質,在高溫高壓的狀況下,能使岩石圈漂浮其上。

岩石圈與軟流圈

而板塊其實就是浮在軟流圈上的岩石圈,隨著隱沒板塊的拉力及軟流圈的熱對流作用被帶動,相較於軟流圈為較硬、較脆,因此分裂成十幾個板塊,而板塊間的相對活動,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板塊運動。

目前科學家將板塊區分為十幾個板塊,包括較大的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及南極洲板塊和幾個較小的板塊。板塊受到張力、壓力、重力及地函熱對流的作用,不同板塊之間每年以數公分的相對速度緩慢移動,大部分的地震、火山及造山運動便由於相鄰板塊的交互作用而發生。

科學家將板塊分為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及南極洲板塊和幾個較小的板塊。

地球的板塊分布圖

 

板塊交界處的型態

板塊交界處依照相對運動方向、作用力的不同,可區分成三種型態:

  • 分離型板塊交界處:
    代表板塊交界處引伸拉裂的現象,在中洋脊(海底的巨大山脈)相鄰的兩個板塊互相分離,而產生新的岩石圈,板塊在這裡由於張力作用向兩側擴張延伸,沿著發散交界處常有地震發生,例如:東非裂谷。

相鄰的兩個板塊互相分離,產生新的岩石圈。

分離型板塊

  • 聚合型板塊交界處:
    交界處的兩個板塊相互碰撞,密度較大者隱沒入較小者之下方,使得老岩石圈消失而回到地函中,其稱為隱沒帶。由於兩板塊間的相互磨擦,所以沿著隱沒帶會不斷地發生地震而造成一個地震帶,例如:喜馬拉雅山。

交界處的兩個板塊相互碰撞,密度較大者隱沒入較小者之下方,老岩石圈消失。

聚合型板塊

  • 守恆型板塊交界處:
    不產生新的岩石圈也不會使岩石圈消失,相鄰兩個板塊彼此橫向移動磨擦,而產生震源深度較淺之地震;臺東縱谷斷層即為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守恆板塊交界處。

相鄰兩個板塊彼此橫向移動磨擦,不會產生新的岩石圈,也不會使岩石圈消失。

守恆型板塊

 

臺灣身處板塊運動發生的交界處,也就是地震發生頻繁的地帶,雖然地震不時會為我們帶來慘痛的災難,或是難以估計的精神傷害,但是地震卻是地球生命力的自然表現,我們無法避免;因此,我們只能心平氣和的接受大自然的安排,藉著地震及地質資料探索板塊的構造和運動方式,面對它、瞭解它,建立正確的防災態度與準備,以期能將災害降到最低。

上一篇
斷層從哪兒來?
下一篇
隨處發生的地震?!—什麼是地震帶?(下)



google
facebook
line